『時代論壇』網站基本上是『時代論壇』期刊的網上版,並附加一些相關的延伸內容和活動,其內容和信息主要是以下各範疇:(1) 以福音信仰的角度,報導和討論時事、社會狀況、文化潮流、以致教會圈子內的熱門話題。(2) 提供平台與教內不同背景人士對不同議題發表意見。(3) 設不同的專欄,特約不同的作者或講者發表他們的文章或講論,範疇包括信仰、文化、生活等方面。(4) 報導教會和福音信仰群體各種活動的消息。故這網站所針對的受眾是華人基督徒,可歸類為特定信仰群體的期刊 (Tribal Periodical)。
如果要對『時代論壇』網站內容和內容作出分析和反思,是需要依賴一些分析和評論這類期刊或福音信仰媒體內容的指標作為基礎。學者華特士 (Ken Waters) 在他的文章 (Pursing New Periodicals in Print and Online) 中,提出一連串特定信仰群體的期刊應達成的功能,它們可作為檢視和分析這類期刊內容的指標。華特士指出這類期刊內容應具有下列的功能:(1) 強化讀者對信仰群體的身份應同和凝聚力,期刊內容能担當「先知」的角色,幫助讀者能透過信仰的角度,以批判性的態度面對和回應主流文化。(2) 能以信仰的世界觀報導和詮釋時事,使讀者能以聖經的世界觀分析和理解具爭議性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議題。(3) 能穿越時空,不同時域和空閒的讀者可在期刊的網上平台上參與討論大家關注的議題,方便讀者們在参與過程中達成相互了解和共識。(4) 透過提供靈修或查經材料幫助讀者強化個人信仰的內涵。(5) 鼓勵讀者把信仰的內涵實踐在職場和學校等具體環境中。另一方面,華特士認為這類期刊如要吸引年輕讀者群,其內容必須回應他們最常關注的問題:(1)生命的意義是什麼?(2) 如何理解個人的事業和召命?(3) 人為何要面對苦難?(4) 如何面對流行文化? 在分析和反思『時代論壇』網站內容的過程中,可以運用上述的指標為分析和反思的基礎告和起點,檢視其內容是否達到這些指標。
學者活士 (Robert Woods) 和史學茨 (Quentin Schultze)在他們的文章 (Being Fairly Self-Critical About Evangelical Media) 中提及一連串福音信仰媒體常見的缺失,部分是與這類期刊明顯有關的,例如:(1) 缺乏創意和藝術性,只集中在言語和文字上的表達超和溝通。(2) 內容太集中關注信仰群體的需要,忽略了爭取與非信仰群體對話,更沒有爭取他們的了解和認同。(3)對邊緣和弱勢社群缺乏關注。故此,也可以從以上三方面探討『時代論壇』的內容和信息有沒有這些缺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